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9期
编号:11934037
盐酸坦索罗辛单药治疗BPH 100例临床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罗杰鑫 王卫峰 赖俊彦
第1页

    参见附件(1397KB,2页)。

     3 讨论

    BPH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对BPH的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逐步的了解,手术已不再是BPH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得到很大的发展,已成为BPH的一线治疗方法。治疗BPH患者的总体目标是在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

    BPH相关的排尿症状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前列腺增生腺体内平滑肌张力增加;②增大的前列腺组织的静力作用;③长时间膀胱出口梗阻引起的膀胱逼尿肌变化[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分别对引起膀胱出口梗阻的平滑肌细胞张力增加的动力因素和前列腺体积增大的静力因素。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能受体,松驰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颈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BPH患者。盐酸坦索罗辛是一种亚型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是专为BPH的治疗而研发的。体外放射配体研究显示,其亚型选择性为α1A>α1D>α1B,期缓解症状的作用机制在于其能阻断前列腺内的α1A受体以及膀胱内的α1A和α1D受体,采用了微粒缓释剂型,从而可提高药物的耐受性,并延长其作用时间,使上述部位平滑肌松驰,降低前列腺尿道压力,从而改善患者的排尿功能与临床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7KB,2页)